您当前位置:中国菏泽网  >  深度报道  > 正文

凡人善举点亮 菏泽“最美春光”

作者: 淑娅 武 霈 来源: 牡丹晚报 发表时间: 2022-04-22 10:44

疲惫不堪的志愿者王哲躺在绿化带边沿临时休息
王哲的防护服背后写着“鄄城加油“字样
坚持到深夜的核酸采样志愿者趴在桌子上小憩

□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淑娅 武 霈

4月初,疫情复燃,一张“防疫人员躺在绿化带石阶上临时休息”的照片在菏泽人的朋友圈广泛流传。没有枕头与铺盖,穿着厚厚的防护服,蜷缩在绿皮箱后面,累极的“大白”席地而卧,令人心疼。

照片中“累倒的大白”名叫王哲,今年26岁,是来自鄄城县滩区小学的一名教师,也是此次疫情防控一线的志愿者。疫情发生后,他第一时间参与到一线疫情防控工作中,协助社区开展核酸采样、防疫消杀、民生保障工作,连续两周风雨无阻奔波于县城社区、镇街村落。

每晚车上过夜,这个“大白”服务20多个小区村庄

“我是学医的,大学毕业后曾在医院工作过两年,后来通过考试成为一名老师。因为有从医经历和防控经验,我主动申请成为志愿者,希望在核酸采样中尽一份力。”王哲说。

4月3日,鄄城团县委发布了疫情防控青年志愿服务招募令。作为鄄城县旧城镇融合社区小学的少先队辅导员,王哲看到后立刻报名参加,从老师“摇身一变”成为了疫情一线的“大白”。报名当晚,王哲就奔赴鄄城县各小区、社区连夜协助开展核酸检测,一直忙到第二天凌晨5点多才回到家。

疫情防控期间,王哲基本上都是早上出发,次日凌晨返回。他从一个小区到另一个小区,从一个村庄到另一个村庄,辗转在20多个小区、村庄里开展核酸采样、扫码登记、维持秩序、运送物资等工作。往往一整天下来,累得双腿打哆嗦,几乎站不住。

“我们一般都是六到八人服务一个小区,在一个小区忙完,我在微信群里看到其他小区人手紧张时,就赶去下个小区服务,最多的时候我一天做核酸检测采样700多人次。”王哲说。

在清明假期后,医务人员的工作日渐繁重,面对这一现状,王哲主动申请将自己派到最危险的封控区和管控区工作。为了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,他不再回家居住,每晚都在车上将就过夜。

4月10日,当天最高气温达32℃,连日高强度的工作加上高温天气,他在采集了400余份核酸样本后一下子瘫在了地上。当其他工作人员剪开王哲的防护服后,见他全身上下的衣服已经被汗水浸透。大家正准备叫救护车的时候,被王哲制止了,他说:“我就是学医的,就是太热了,休息一会就好了,不要再给医护人员添麻烦了。”

随后,大家将王哲扶进屋里。同伴在处理王哲穿过的防护服时,看到写在他背后的“听党话,跟党走”六个字格外醒目。

王哲还向记者讲述了做志愿者期间的一件“趣事”。在核酸采样时,因为“大白”们带着口罩、隔离面罩和密不透风的防护服,居民看不出他们的性别、年龄和长相。4月10日,王哲在给一位小朋友做完核酸后,没想到小朋友说了一句“谢谢阿姨”。“我们在一线服务了这么多天,可能很多人连我们是男是女都不清楚,但他们知道有人冲在一线,守护着大家的健康,这就够了。”王哲说。

全市万余名青年志愿者奋战在抗疫一线

和王哲一样,东明县的志愿者刘建伟也是防疫路上的“最美逆行者”之一。

当东明县开展区域核酸检测时,工作了一天的刘建伟顾不上疲倦,就前往就近街道的核酸检测点参与志愿服务。他还组织动员青年志愿者,分别在县城关街道办事处、渔沃街道办事处、东明集镇、焦园乡、长兴集乡各社区、村和各生活小区,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,做到“有组织、不盲从,有序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”,“不轻视,不恐慌,积极主动协助开展疫情防控”和“少外出、不集聚”。

疫情大考中,没有局外人。每个人都是守护者,每个人又都在被守护。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刘建伟,在组建志愿服务队的同时,也不断把温暖送至一线。他带头捐款捐物,筹集了1万余元爱心资金,购置了疫情防控物资,分别到东明县的集中隔离点和疫情防控监测点慰问一线工作人员,送去了水果、方便面、面包、纯净水等生活物资。他还联合爱心商家,为县内四个疫情防控监测点送去150份“爱心早餐”。

惟其艰难,才更显勇毅;惟其笃行,才弥足珍贵。突如其来的疫情唤醒了无数凡人英雄,在互助、友爱、奉献精神的感召下,我市广大群众纷纷加入疫情防控队伍,或坚守岗位,或默默奉献,或免费送餐,或捐资捐物。他们没有激动人心的战“疫”故事,却有共同抗疫的点滴温情。他们用一个个平凡善举,汇聚成共同抗疫的暖流,形成“疫”往无前的强大合力。

为助力疫情防控工作,团市委围绕市委市政府疫情防控总体工作部署,积极组织青年突击队和青年志愿者参与协助登记被采样人员信息、居民信息排查核对、帮助老人扫描登记二维码信息、解答防疫问题等工作,为我市疫情防控贡献青春力量。截至目前,全市共组建151支青年突击队,招募10300余名青年志愿者。

向善的文化自觉根植于菏泽大地

一份份义举,一股股暖流,一个个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勇士,化作战胜疫情的希望和力量。抗疫一线动人的瞬间,成为了我们筑牢“防疫墙”不可或缺的温暖。正是这些平凡的力量,让志愿精神光芒闪耀。

其实,近年来菏泽的凡人善举层出不穷。勇救7岁落水女童的71岁村民单士振,向西安捐献近16万斤蔬菜的菜农王春凤,带伤救人的孟凡真,舍身救人牺牲的“90后”英雄张雪领、民间救援英雄尹起贺……他们用行动诠释了菏泽担当。危难面前,他们纵身一跃,划出人生最美丽的弧线;奋力一举,绽放出人性最璀璨的光芒。他们给社会带来满满的正能量,成为菏泽最幸福质朴的底色。

凡人善举层出不穷,崇德向善蔚然成风。究其原因,离不开菏泽自身的文化土壤和淳朴民风,离不开曹州大地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传承,“崇德向善、平凡朴实、有情有义”的文化自觉和“见义勇为、舍身救人、乐于助人”的“好人基因”根植菏泽大地。

近年来,菏泽迎来跨越式发展,经济实力大幅提升,城市建设日新月异,人民幸福指数持续攀升。在扮靓城市“面子”的同时,城市的“里子”也在不断夯实。以社会公德、职业道德、家庭美德、个人品德为主要内容的“四德工程”建设,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和有效载体,营造出好人频出、好事频现的社会氛围,逐步形成了“见贤思齐”的社会风尚。

责任编辑:
分享到:
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|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:鲁新闻办[2004]20号 |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:37120180017
网站备案号:鲁ICP备09012531号 | 鲁公网安备 37172902372011号
Copyright© 2004-2012 heze.cn All rights reserved.中国菏泽网